-
劉吉臻咨委:【財經十一人】儲能不是萬能的
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華北電力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在論壇上作了《能源轉型與新型電力系統》的主題報告。
2023-09-18
-
姜耀東咨委:【神州學人】中國煤炭人已經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6年後的今天我想再告訴那位洋記者,中國煤炭人已經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2023-09-05
-
韓文科咨委:【新京報】碳排放雙控適應全球發展的趨勢,部分區域迎發展利好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7月1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等多個意見。 習近平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立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 能耗雙控與碳排放雙控有什麼聯繫和區別,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挑戰,調整後有何積極意義?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了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產業品牌研究與傳播工作部主任韓文科
2023-07-13
-
黃震咨委:【中國證券網】到2030年 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達25%左右
7月10日,全球共用發展行動論壇首屆高級別會議在北京舉辦。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院長黃震在“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綠色發展”平行分論壇上表示,隨著“雙碳”目標穩步推進,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持續提升。根據估算,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將占所有能源消費的25%左右。到2060年,這一數字將提升至85%以上。
2023-07-12
-
黃益平咨委:【新浪財經】從“一帶一路”視角維持國際經濟秩序
當前,國際經濟秩序正面臨調整。“一帶一路”建設或許可以在維持或支持開放經濟秩序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其核心價值在於:一是堅持多邊主義方針,二是保持開放的立場。
2023-07-07
-
江億咨委:【中國環境】城鄉能源供給系統正面臨四大轉變
“城鄉能源供給系統正面臨四大轉變,電力系統、熱力系統、燃料供給系統、農村能源變化都對我國城鄉能源系統低碳轉型路徑帶來影響。”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認為,建築要從能源消費者變為產消者,成為國家能源供給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推進建築柔性用電,宣導和推進光儲直柔建築實踐,推動構建我國建築用能電氣化低碳化發展格局。
2023-07-03
-
本間哲朗常務理事:【每日經濟新聞】由於導入新技術,和歌山工廠4680電池量產時間推遲至2024年上半年
6月9日下午,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主論壇在四川宜賓舉行。松下全球副總裁本間哲朗在論壇上發表題為《綠智造,創未來》的主旨演講。
2023-06-12
-
高旭東理事:【C114通信網】我國5G發展:堅持自主創新,儘快補齊短板
從最初的產業願景到標準落地,從產品開發到網路部署,從業務創新到與垂直行業合和共生。正式商用三周年以來,我國5G產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千行百業綻放改變世界的數字力量。值此5G發牌三周年之際,C114特邀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進行專家訪談,暢談5G商用以來取得的成績與不足,以及面向未來5G的探索與創新。
2023-06-10
-
傅楷德常務理事:【經濟觀察報】將在中國拓展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市場份額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5月25日,法國電力集團(以下簡稱“法國電力”)組織的2023法國電力Pulse“能創未來”計畫正式揭曉今年的優勝企業。活動期間,法國電力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傅楷德(Fabrice Fourcade)對經濟觀察網等媒體表示,為在中國更好地發展,法國電力需要拓展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以及新的一些技術應用場景的結合。
2023-06-02
-
本間哲朗常務理事:【經濟日報】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5月24日,松下控股株式會社全球副總裁、中國日本商會會長本間哲朗在出席峰會“秉持綠色低碳,促進可持續發展”分論壇時表示,當前新能源產業飛速發展,氫能源作為理想能源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發電領域減碳壓力較大,當務之急是有序提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
2023-06-01
-
周杰常務理事:【中能傳媒研究院】關於德國“全面棄核”的分析與思考
2023年4月15日,德國關閉了最後三座核電站,標誌著德國結束了持續60多年的核電歷史,成為西方七大工業大國裏第一個全面棄核的國家。在俄烏衝突造成能源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告別核能的決定是否明智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2023-05-30
-
周杰常務理事:【能源決策參考】關於德國“全面棄核”的分析與思考
2023年4月15日,德國關閉了最後三座核電站,標誌著德國結束了持續60多年的核電歷史,成為西方七大國裏第一個全面棄核的國家。在俄烏衝突造成能源危機不斷加深的背景下,告別核能的決定是否明智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2023-05-19
-
陳清泉咨委:【中國國際數字產品博覽會】青年朋友們應當保持好奇心,熱愛科學
第三屆數博會業內嘉賓雲集,圍繞“數聚福州,智享全球”這一主題,暢談數字建設發展新未來。今天,讓我們跟隨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榮譽講座教授、國際高等研究院院長、世界電動車協會創辦人及主席、國際院士科創中心創始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一起,探尋數字經濟發展前沿答案。
2023-05-11
-
江億咨委:【中國能源報】節能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基礎
“節能的目的是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能源低碳轉型的目的是不再依靠化石能源。因此,節能和低碳緊密相關,二者既有共同的目標,採取的具體措施也有大量重合。”在近日舉辦的2023中國節能與低碳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講述了他對節能與低碳發展關係的思考。
2023-04-30
-
丁一理事: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電氣工程未來發展與新技術需求
4月3日晚,由宣傳部、信電學院主辦的城院大講堂系列講座在城翼年華117報告廳舉辦。本次講座由國家青年特聘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丁一主講,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電氣工程未來發展與新技術需求》為主題。信電學院黨委書記華淑芳、黨委副書記褚建柯、副院長李靜、信電學院教師代表以及百餘名學生一起聆聽了本次講座。
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