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頂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維碼

黃益平理事:【中國日報網】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

      導讀: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好於全球總體水平,但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仍需防範內外部誘因引發金融風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要求金融業加大改革、開放和創新。金融業應采取多種新工具、新手段加強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而監管機構則應及時制定新規,防控新風險的發生。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好於全球總體水平,這一點是肯定的。

      去年四季度,中國GDP增長6.5%,已經回到了疫情前的趨勢增長水平,今年會繼續保持。並且由於去年基數較低,今年的經濟增速從數字上看還會更高一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2021年經濟增速將達7.9%。

//風險//

      過去一年多來,中國采取了一系列財政、金融、貨幣政策來穩經濟、穩企業、保就業,這些政策會在今年繼續發揮作用。

      對國內來說,接下來需要重視的是金融風險問題。

      從外部來看,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貨幣寬松何時出現轉向苗頭。一旦美聯儲開始調整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金融風險與市場波動,這需要有心理和政策上的准備。從內部看,疫情是否會帶來“後遺症”,出現市場違約率上升、銀行不良資產增加等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是保障經濟的穩定增長。去年中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並推出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措施。今年如果經濟增速按預期持續反彈,去年采取的大力度穩增長措施就需要慢慢退出,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過程,但這個過程肯定不會是“急轉彎”。

      特別是考慮到今年經濟增長的形勢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宏觀政策應在維持去年態勢的基礎上做適當調整。去年的貨幣政策比較靈活,特別是采用了一些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工具,但與其他主要央行相比,政策取向相對穩健,今年應繼續保持這一態勢。

//支撐//

      去年金融系統完成了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相對寬松的金融條件,如較低的融資成本,應該會持續。

      過去3年,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持續下降,今年的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樣是可能實現的。總體看來,貨幣政策仍會保持充足的流動性來支持實體經濟增長,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盡可能地引導融資成本進一步下行。

      但需要看到的是,去年政策要求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應該是應對疫情沖擊的臨時性措施,不會是長期性戰略。畢竟對於金融機構來說,市場化風險定價是穩健運行的基本條件。

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還有不少手段可以使用,包括更多地運用直接融資手段、增加信貸服務等。市場化手段是更加可持續地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的做法,包括放松貨幣政策、增強競爭、改善信用風險評估及政府貼息等。

//普惠//

      加大金融業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力度,難在“獲客難”和“風控難”。中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數量大,規模小,不確定性高,而且缺乏滿足傳統信用風險評估的資質要求。現在,傳統金融機構一般使用線下軟信息的方法,通過銀行信貸員長期、全方位地了解企業和企業家,進而作出信貸決策,效果非常好。但這種傳統模式的問題是“量”做不大,成本也較高,無法形成普惠效應。

      而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大科技平臺的長尾效應可以幫助大規模、低成本、高速度地獲客,這樣就解決了觸達、獲客的問題。用大數據做信用風險評估,解決了風控的問題,為解決普惠金融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模式。

      但這也產生了新的問題,一方面是從平臺自身來看,需要考慮如何保障其信用風險評估模型的穩健程度;另一方面這也對監管機構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出臺相關的數據政策,保護消費者權益,有效監測其行為並控制金融風險。

//轉型//

      當前,金融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經濟增長要轉型,而金融體系尚未完全跟上轉型步伐。

      中國金融體系在過去幾十年有效支持了經濟增長,創造了中國經濟奇跡。在過去的“要素投入型”經濟增長模式下,現行這套金融體系行之有效;但現在要轉向“創新驅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就需要進一步的金融改革、開放和創新。

      金融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三:

      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二是讓市場機制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三是改革監管體制,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底線。

      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力度近兩年不斷加大,這一方面增加了國內的競爭,讓金融服務水平在競爭中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也把國外較好的金融產品、金融流程和模式引進來,更好地支持國內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目前來看,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是“十四五”期間金融開放的重點突破領域。當前,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程度已經大幅提高,不遠的將來可能走向有管理的自由浮動。

在開放的同時,我們也更應關注風險。短期內國際經濟形勢還不穩定,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生較大調整。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推進金融開放的同時維護金融穩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原文鏈接: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102/18/WS602e5537a3101e7ce973ff8b.html?ivk_sa=1023197a

2021-02-20
收藏
首頁    理事专委观点    其他    黃益平理事:【中國日報網】2021中國經濟好於全球已成定局,但金融風險仍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