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頂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維碼

【兩會時評】能源革命呼喚可再生能源

本文刊登于人民政协报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在能源发展新时代,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十三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装机规模和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尤其是光伏和风电的发展成绩斐然。我国光伏发电不仅在市场应用方面全球领先,在产品供应端更是具备最完备的产业链,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往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工业涵盖煤电油气等传统行业,又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新兴领域,在稳定经济社会底线、防控系统性风险、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民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其“压舱石”属性也更加凸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成为“六保”的重要内容。而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将能源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同时,日渐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

以可再生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是其经济性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具备了相当的经济性。以光伏发电为例,近10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以上,在全球很多地区已经成为最经济的电力来源,不久前沙特已经出现了低于1.4美分/千瓦时的电价。国内光伏电价低于当地煤电标杆价的案例也频频出现。

在技术进步驱动下,未来光伏发电成本还将快速下降。到2025年,光伏当年新增装机发电成本预计将低于0.3元/千瓦时,在所有发电技术新增装机中成本处于较低水平,到2035年和2050年新增光伏发电成本相比当前预计分别约下降50%和70%,达到0.2元/千瓦时和0.13元/千瓦时。这标志着光伏发电的经济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在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一次能源体系下,资源禀赋不均是引发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对我国而言“富煤、缺油、少气”是能源禀赋的显著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能源缺口进一步增大,对外能源依存度不断提升,能源安全问题凸显。但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等分布广泛,存量巨大,具有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先天优势。

以光伏发电为例,2017年国务院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显示,全国荒漠与裸露地面积为132.53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位于西部且拥有良好的光照资源,具备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根据测算,占地面积一亩的太阳能设施一年时间发出电力驱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与75吨汽油驱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相当,1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年的发电量约相当于10亿吨汽油。以此计算,只需利用全国荒漠与裸露地面积的约5%开展光伏发电,就可以满足我国能源需求。而伴随着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工业化进程的基本结束,中国能源需求的峰值已经到来。预计到2020年、2030年、2050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将分别降至40亿吨、37.4亿吨、30亿吨标准煤。

在能源需求总量下降的大背景下,西部太阳能源资源富集的广阔荒漠化土地,无疑将成为我国又一能源宝库。开展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将成为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有效方式。

可再生能源协调应用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研发创新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光伏发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自2013年开始,年新增装机连续7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自2015年开始,连续5年位居世界首位,2019年当年新增装机30.11G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1/4。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4.3GW,占到全国电力装机的10.2%,发电量达到224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1%。

今天,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生产制造能力、产业链配套水平方面已经具备全球领先地位,并由此催生了光伏产业发展的多种应用模式。因地适宜地开展光伏发电与风电、水电、光热等多种能源的协调互补,以及光伏发电在与建筑物一体化、离微网等新场景、新应用模式的应用,已经使可再生能源具备在能源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条件。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在全球的资源存量最丰富,分布最为广泛。具有就地取材,发电设施建设快速、便捷的特点,既可以规划建设能源基地进行集中开发,又可渗入电力负荷中心实现分散利用。这也使光伏发电与多种发电形式相结合完全具备了解决我国当前能源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西部、三北能源富集区,可以建设多能互补能源基地,形成“水光互补、风光互补、火光互补”发电的电源形态并结合多种能源形式进行互补,不仅可以满足西部地区能源需求,同时还有利于国家集中建设配套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保障光伏发电的消纳,提高我国集中式光伏发电的利用规模。2017年起,青海省已经开展了多次100%清洁能源供电试验,最长实现了连续15天100%清洁能源供电。从长时间完全清洁能源实验来看,光伏加多种能源互补完全可以支持这一目标。

对于我国东部高耗能地区,可以推动微电网、虚拟电厂、虚拟同步机等先进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与分布式光伏结合,促进负荷侧分布式光伏式发展。利用分布式光伏靠近电力负荷中心,直接接入配电网系统的优势,使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量避免长距离、多级电网、跨区域输送,在电力负荷中心就地消纳,能减少光伏发电在输送过程中损耗,同样可以解决高耗能地区的电力需求。

此外,基于光资源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的应用灵活性,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出现与不同行业跨界融合的新趋势,“光伏+”当前呈现出了包括“光伏+建筑”“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治沙”“光伏+扶贫”等在内的“光伏与各行业结合开发”以及“光伏与社会发展结合”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现阶段,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优异的发展成绩,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已经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单一能源品种应用向多种能源品种结合互补以及多种应用场景扩展。

未来“十四五”期间,随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清洁能源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深入,光伏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全方位融合也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成为光伏产业“光伏+”融合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的中国名片:光伏引领可再生能源踏上新征程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我国能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装机容量、发电量、消纳、技术等取得长足进步,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然走进新时代。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我国可再生能源建设平稳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大幅度提升。2019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14.5%提高到22.1%,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实现了行业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创新发展,不断激发新动能。我国可再生能源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大型水电、电网、新能源发电等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示范工程启动建设;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结合应用,以及多种能源的协调互补应用,有效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存在的间歇性和不稳定的问题;作为一季度唯一需求增长的电力来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基本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可再生能源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进入平价时代,市场更健康,企业竞争力更强。在“5·31新政”及一系列推动政策的作用下,光伏各环节的产品价格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光伏行业全产业链的成本下降,成为促成中国光伏“平价上网”时代到来的重要因素。减少补贴依赖有利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平价上网,是其向主流能源迈进的关键一步。伴随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降本增效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全行业将面临充分的市场竞争,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时代悄然临近。

区域布局逐步优化,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稳步提升。我国区域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为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坚强保障。其中,云南电网与南方主网实现异步联网,川藏联网工程实现500千伏运行;交流主干网架不断加强,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稳步推进,我国与多个国家电力互联互通不断加强,能源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有力推动了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进一步带动了民心相通和资金融通。一大批可再生能源项目“走出去”深入推进,成为代表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实力的亮丽名片。以光伏产业为例。2019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14.9GW,连续第三年突破100GW门槛。在累计装机量方面,中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累计装机容量为204.7GW,几乎占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1/3。中国光伏产业2019年对外出口207.8亿美元,较2018年继续继续实现出口额、出口量“双升”。

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装备,已经在国际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倡导“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成功举办APEC能源部长会、G20能源部长会、清洁能源部长会、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等国际会议,我国在国际能源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大国,“一带一路”倡议正为中国海外可再生能源合作与投资提供了良好机遇。在中国崛起的当下,地缘政治变化使我国能源供应体系更加脆弱。而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能促进能源独立和能源自给,更能维护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2020年,新基建东风劲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可再生能源领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年初以来,全行业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可再生能源企业不可避免受到波及,但整体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步伐坚定、勇往直前!

展望“十四五”,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依然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坚持绿色发展的主题,共同建立良性的生态环境,蓬勃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必将为“美丽中国”再次锦上添花。

可再生能源硕果累累光伏发电未来大有可为

在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一次能源体系中,“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一次能源禀赋的显著特征。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带来的巨大缺口,也造成了我国对进口能源的高度依赖。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日益纷乱复杂,国际上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如何保障国家长期能源供应安全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国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并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由此,“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作为国家长期战略,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变革提供了战略指引、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能源革命”战略思想关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中国高度重视能源低碳发展”。能源革命旨在坚定推动中国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应对全球气候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过去六年,中国能源工业极速前进,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六年来,我国能源转型变革呈现出五个方面的显著变化,可再生能源比重节节攀升、硕果累累。

这是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的六年。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能源行业直面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供需关系持续调整向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14.5%提高到22.1%,煤炭消费比重历史性下降到60%以下;单位GDP能耗下降20.3%,为全球能源安全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是能源供给质量大幅提升的六年。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煤炭、煤电去产能目标任务;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7亿千瓦,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4.3GW,占到全国电力装机的10.2%,发电量达到224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1%,在我国能源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是能源科技赶超跨越的六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大型水电、电网、新能源发电等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等领域创新日趋活跃。六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以隆基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的努力下,各种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成熟、应用和发展,我国不断引领者光伏产业技术进步,促进了光伏发电成本近10年下降了90%。

这是能源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六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果丰硕,能源治理方式由项目审批为主向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监管、服务并重加快转变。2019年7月1日,光伏电价补贴政策正式实施,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电价通过市场竞争方式确定。除扶贫和户用光伏外,所有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均应参加竞争性配置,这也将会为实现光伏行业无补贴平价上网创造条件。

这是能源国际合作全面拓展的六年。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能源领域的影响,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我国在国际能源舞台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电网、水电及新能源发电等技术装备在国际市场地位提升。六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链各环节均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成为我国具有显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实践证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顺应大势之道,符合我国国情和能源发展规律。为落实好这一战略,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保障安全为出发点,以节约优先为方针,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主动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六周年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实现快速增长,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的绿色能源体系建设,促进了能源经济向以生态为核心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化、优质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高比例增量替代和区域性存量替代新阶段。

六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流域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高,风、光等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能源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稳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球众多发达国家均设置了明确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已经开始,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作为能源大国和负责任大国,肩负着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地区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任。

目前在全球很多地区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达到甚至低于化石燃料电力成本;而在未来10年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样的成本下降趋势仍将延续,光伏发电将在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成为最具经济性能源类型。

同时,我国光伏应用技术和产业技术全球领先,这将极大地帮助我国实现能源转型和工业升级,推动能源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在光伏产业所具备的技术优势、规模优势、供应链优势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中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在全球率先完成新工业革命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光伏发电低碳环保的特性,也使其成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力武器;光伏发电系统在自身发电过程中,不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还可以对局地微气候环境起到改善作用。

站在能源安全新战略六周年的时间节点,站在2020年,在回眸与思考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明初心、知使命,谋发展、促改革,必将开启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原文链接:http://mobile.rmzxb.com.cn/tranm/index/url/www.rmzxb.com.cn/c/2020-05-27/2584070.shtml

2020-05-29
收藏
首頁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兩會時評】能源革命呼喚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