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頂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維碼

GCNR研报 | 全球核能发展与投融资趋势——IEA发布《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报告

 

2025年1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The Path to a New Era for Nuclear Energy)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核能的发展现状、投资趋势及融资挑战。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碳中和及补充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核能发展仍面临成本超支、融资困难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政府与市场需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核电发电现状:全球核能发展趋势与挑战

 

截至2023年,核电发电量约占全球总发电量9%,在30多个国家共有超过410座核反应堆在运行。核能作为低排放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仅次于水力发电,是实现能源安全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最新报告,全球对核能的兴趣已达到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核能发展,并制定政策支持核能发展,其中包括计划到2050年将全球核电装机容量提升三倍的倡议。

 

截至2023年,全球在建的核反应堆数量已达63座,装机总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之一。近年来,新建核电厂和延长现有机组寿命的投资加速,预计到2025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全球核能投资(包括新建核电站和现有机组的延寿)达到约650亿美元,较10年前几乎翻倍。核能已累计减少约72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并降低了各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升了能源安全。

 

IEA报告指出,尽管核能仍然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核电市场的重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全球70%以上的核反应堆位于发达经济体,但这些机组的平均运行年限已超过36年,部分设备面临退役风险,导致核电在部分国家的发电占比下降。

 

图1 Installed nuclear power capacity by country and age, end-2023

 

IEA报告显示,全球核电市场的增长正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倾斜。自2017年以来,全球新建的52座核反应堆中,48座分别由中国(25座)或俄罗斯(23座)设计,这一趋势表明中国和俄罗斯正成为全球核能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的核电建设速度领先全球,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全球最大核能国家。俄罗斯也在积极推动核电出口,在多个新兴市场建立核电合作伙伴关系。此外,印度、韩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等国也在加快核电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显示出核电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力。

 

图2 Nuclear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starts by national origin of technology(2017-2024)

 

IEA报告还强调了全球核燃料供应链的脆弱性,尤其是铀浓缩能力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潜在能源安全风险。俄罗斯当前占全球铀浓缩能力的40%,这一高度依赖单一供应国的局面增加了全球核燃料供应的脆弱性,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IEA呼吁各国加强铀供应链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并加快本国燃料循环体系的建设,以确保核燃料供应的稳定性。

 

二、核电投资展望:全球资本流向与未来市场预期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全球核电投资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显著增长,以满足全球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的需求。大型核反应堆仍是主要投资目标,但受限于建设周期长、融资难度大,未来投资增长的重点可能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倾斜。

 

IEA预计,在不同情景下,从2024年到2050年累计投资额分别达到1.7、2.5、2.9亿美元,具体增长情况如下:

 

  • 在当前政策情景(STEPS)下,预计2030投资规模达到每年700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预计增长50%,达到约650吉瓦

  • 在已公布承诺情景(APS)下,即各国完全履行碳中和目标,预计到2030年,每年投资达到1,200亿美元,到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预计翻倍。

  • 在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下,核能投资需进一步加快,预计到2030年,每年投资达到1,500亿美元,到2050年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吉瓦

 

图3 Cumulative investment in nuclear energy by scenario and type, 2024-2050

 

图4 Global nuclear power capacity by scenario and type, 2023-2050

 

SMR因其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模块化部署便捷,正在成为全球核能投资的重要增长点。目前SMR投资规模约为5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50亿美元。到2050年,累计SMR投资预计达到6,700亿美元,SMR有望成为未来核电投资的主要推动力。IEA在不同政策情景下对SMR投资的预测:

 

  • 在当前政策情景(STEPS)下,到2050年,SMR装机容量预计达到4,000万千瓦(40吉瓦)

  • 在已公布承诺情景(APS)下,到2050年全球将部署超过1,000座SMR,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120吉瓦)

 

图5 Global SMR cumulative investment and capacity additions in the 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 2025-2050

 

IEA指出,随着全球数据中心需求激增,SMR因其低排放、高稳定性的特性成为重要供电选项。SMR的成本必须在2040年前降至与大规模水电和海上风电相当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商用化。政策激励和供应链优化将成为决定SMR未来增长速度的核心因素。

 

近年来,由于欧美新开工建设,采用欧美国家设计的大型核电项目比例保持在10%以下,但到2030年,在APS情景下,这一比例有望增长至40%。到2050年,超过60%的新建小堆项目将采用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以实现核能技术的安全性和标准化。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核电市场有望复苏,但其增长速度仍将落后于中国、印度和新兴市场。

 

图6 Nuclear power capacity by scenario and region, 2010-2050

 

图7 Nuclear power construction starts by national origin of technology in the Announced Pledges Scenario, 2017-2040

 

三、核项目融资:挑战与创新模式

 

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到2030年,全球核能年度投资将达到1,2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意味着政府财政支持至关重要,但仍不足以满足核能行业的全部融资需求,促进私人投资成为核电融资的关键。然而,由于核电项目的特殊性,其融资面临多重挑战。

 

核电项目投资金额巨大,单个反应堆的建设成本通常在数十亿到上百亿美元之间。而且,传统核电站的建设周期通常超过7-10年,资本回收周期可达20-30年,这导致投资者对其流动性持谨慎态度。尤其是许多国家的大型核电项目都经历了严重的预算超支和工期拖延,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例如:法国Flamanville3核电站项目已超支约300%,且多次延期。英国Hinkley Point C核电项目原预算为160亿英镑,现已增长至300亿英镑。美国Vogtle 3&4核电站项目延误近10年,预算从140亿美元飙升至300亿美元。

 

图8 Share of investment in nuclear energy by type of company and region, 2023

 

由于核电融资的高风险特性,政府支持被认为是促进商业银行投资的关键。IEA建议,政府应采取长期购电协议(PPA)、差价合约(CfD)、受监管资产基础(RAB)等政策工具,降低市场风险,吸引私人资本进入核能行业。

 

政府提供担保可减少私人资本的投资顾虑,提高核电项目的可融资性。例如政府承诺提供长期购电协议(PPA),保障核电项目的稳定收入,增强投资者信心。法国政府采取了直接投资+差价合约(CfD)组合的方式,CfD是指当市场电价波动时,政府或监管机构弥补差价,减少市场不确定性。欧美部分国家还采用RAB模式,例如英国政府为Hinkley Point C核电站引入了RAB机制,即允许核电项目在建设期内获得部分收入,缓解资金压力。以减少投资者风险。

 

IEA指出,核电融资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趋势:

 

一是现有核电站的延寿融资更容易。相比新建核电站,延长现有机组寿命的融资更具吸引力,因为这些资产已在运营,具备稳定的现金流,融资风险较低。例如,美国、法国等国大量核电站即将达到设计寿命,而延长运行20-30年的改造投资,仅需新建机组约50%的资本投入,因此更容易获得融资。

二是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融资前景广阔。SMR的建设周期更短,投资回收期比传统核电站缩短一半,因此更具融资吸引力。由于模块化建造降低了单个项目的资金需求,SMR的融资更易吸引私人资本,甚至可通过企业直接投资或合资公司模式进行融资。IEA预测,2050年SMR投资累计将达到6,700亿美元,成为未来核电市场的主要投资方向。

三是绿色债券与可持续金融支持核能发展。截至2023年,全球核能绿色债券融资已超过50亿美元,主要用于延长核电站寿命及新建核电站的绿色改造。由于核电属于低碳能源,一些全球开发银行开始关注核能投资,以支持能源转型。例如,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已在中东欧地区资助核能相关项目。

 

此外,核电融资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核事故的潜在赔偿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巨额赔偿成本,这使得投资者对核能投资保持谨慎。IEA强调,需要建立核事故赔偿体系,以确保核电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

 

图9 View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n nuclear financing

 

IEA的报告表明,核能行业正迈入新时代,尽管面临融资难、市场竞争和政策挑战,但其在能源安全、碳中和及全球电力供应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未来,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将决定核能能否在全球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如果各国政策得当,到2050年,核能将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之一。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5-02-07
收藏
首頁    出版研究    全球碳中和研究院    GCNR研报 | 全球核能发展与投融资趋势——IEA发布《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