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頂部
  • QQ客服
  • 微信二維碼

GCNR研报 | 东盟各国清洁能源发展政策与目标(上)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且多样化的地区,东盟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展现了各自的独特性与积极性。各国的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不仅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也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东盟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和发展目标,分析各国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越南:“东盟可再生能源领跑者”

 

越南是东盟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最快的国家,2023年装机总容量已达约46.0吉瓦,其中水电约22.6吉瓦、太阳能约17.1吉瓦、风电约4.8吉瓦,此外还有生物质和小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越南近年来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尤其在政策推动下迅速扩大。2017年实施的太阳能上网电价(FiT)政策极大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2019至2020年间,光伏装机容量从不足1吉瓦迅速飙升至16-18吉瓦。同样,在2021年底陆上风电FiT政策截止前夕,大量开发商抓紧抢装,推动风电装机突破4吉瓦。到2022年,越南占据了整个东盟地区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44%,成为区域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引擎。然而,这一高速增长也凸显出电网建设落后的问题,造成部分时段光伏发电因输送受限而不得不弃光。

 

为推动能源转型,越南政府于2023年5月批准了第八次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明确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48%,并在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约63%。规划明确各类能源发展目标:2030年水电装机达29.5吉瓦,风电(含近海风电6吉瓦)达到27.88吉瓦,太阳能(含屋顶光伏)不设规模上限,远期目标到2050年光伏装机达189吉瓦。PDP8同时决定2030年前不再审批新煤电项目,现有燃煤机组逐步掺烧生物质或改造为氨燃料,以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2025年,越南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步伐。最新修订的PDP8规划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11-12吉瓦,同时提出优先发展液化天然气发电项目、垃圾发电、屋顶及浮动光伏电站,并纳入核能与氢能选项,以实现能源多样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越南也发布了第165/QdTtg号国家氢能战略决议,积极探索氢能在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应用潜力。此外,核能也已被列入越南确保能源安全的重点优先事项之一,越南总理已成立越南首个核电站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计划于2030年正式投运。智能电网建设也将成为提升能源可靠性并加强可再生能源并网的重要举措,工业和贸易部将在制定技术标准及财政激励措施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此外,越南致力于扩大国际合作,通过引进国际经验与资金,进一步促进能源产业发展。

 

越南还在推进电力批发与现货市场建设,以增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但由于电网瓶颈和电价协商等问题,一些已建成的风电和光伏项目仍面临并网延迟及限电的困扰,政府正积极协调解决。在2021年FiT政策到期后,2023年越南推出过渡电价指导标准(地面光伏0.051美元/kWh,陆上风电0.068美元/kWh),较之前补贴水平明显降低。

 

同时,越南将转向可再生能源项目招标与竞价上网机制,并积极推进直接购电协议(DPPA)试点,使大型用户能直接从可再生能源项目购买电力。2024年,越南发布了第80/2024/ND-CP号法令(2025年2月正式实施),强调进一步支持工业领域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该法令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GENCO)可通过国家电网或专线,直接向每月用电量超过200兆瓦时的大型用户售电。这一直接购电协议(DPPA)机制将推动输电资产开放,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支持越南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供应中占比11.9%-13.4%的目标。

 

整体而言,越南政策正从高额补贴向更具可持续性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对于投资者而言,越南市场充满潜力,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储能、电网升级等领域蕴藏丰富机会,但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动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印度尼西亚:“巨大的潜能,渐进的改革”

 

印尼是东盟地区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储量,长期以来煤炭和天然气主导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占比较低。截至2023年,印尼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约13.1吉瓦,占总装机容量的17%,但实际发电量占比仅约12%-14%。其中水电约6.8吉瓦、地热约2.3吉瓦(东盟最大地热装机),生物质能数百兆瓦,而太阳能仅0.57吉瓦,风电约0.15吉瓦。

 

印尼政府早在2014年制定的能源战略目标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23%。然而迄今为止进展相对缓慢,预计2025年难以如期实现该目标。2021-2023年期间,印尼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8%-10%,主要依赖于水电项目建设和地热能源扩容。太阳能和风电的增长则受到电力监管和补贴机制迟缓的影响。印尼拥有丰富多样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其中地热潜力居世界之首,理论资源量达29吉瓦,目前仅开发约8%;水电技术开发潜力超过75吉瓦,目前已开发约7吉瓦。此外,印尼广阔的赤道阳光资源和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也具有巨大开发潜力。

 

2023年,印尼政府发布了最新的《综合投资与政策计划》(CIPP 2023),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提高至44%,并明确列为未来投资重点。到2030年,印尼计划新增40.4吉瓦可变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以及16.1吉瓦可调度可再生能源(如地热、生物质、水电),预计总投资额约750亿美元。2024年,能源与矿产资源部(MEMR)出台了第16号条例,为碳捕获与储存(CCS)技术提供法律框架,使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CCS技术应用的先行者。

 

印尼政府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希望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以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包括2023年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案,授权国家电力公司(PLN)扩大可再生能源采购规模,并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电价上限。此外,印尼还提供税收优惠、进口设备免税等激励政策,以推动地热和太阳能项目开发。在政策机制方面,印尼逐步从直接指定电价模式转向招标采购,2023年已启动首个太阳能项目招标。此外,电力规划(RUPTL 2021-2030)明确未来新增装机容量的51%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政府也在将柴油发电设施转换为可再生能源,并扩大地热和水力发电能力。目前,印尼正在开发约10.6吉瓦的新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努力实现2025年的发展目标。

 

交通运输领域方面,印尼政府正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电动摩托车达到1300万辆。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879个地点的1299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投入运营,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充足保障。2025年1月1日生效的B40生物柴油政策将生物柴油中的棕榈油含量提高至40%,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并增强国内能源供应链的韧性。

 

此外,2025年印尼将正式发布2025-2034年电力发展规划(PDP),规划新增71吉瓦装机容量,其中至少70%来自可再生能源,彰显了政府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转型的决心。同时,印尼计划2032年投运首座核电站作为基荷电厂,预计核电占比达到14.2%。

 

泰国:“政策稳定,稳步推进”

 

泰国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为12.5吉瓦(2023年),主要包括水电约3.67吉瓦、太阳能约3.19吉瓦、风电约1.55吉瓦,以及大量生物质和沼气发电(约3吉瓦)。泰国是东盟最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之一,政府支持政策较为持续。早在2000年代中期,泰国推出“Adder”附加电价补贴政策,推动了生物质能和小型光伏的发展,此后又实施可再生能源配额和竞标上网机制。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增长平稳,2021-2023年期间增幅约3%,装机年均增加约0.35吉瓦。

 

泰国在2024年更新了国家能源目标,以实现碳中和承诺(2050年碳中和,2065年净零排放),并出台了《2024-2037年电力发展规划》,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目标,2037年可再生电力占比提高到51%(之前规划为36%)。为达此目标,泰国计划2030年前新增约32吉瓦风电和太阳能装机。泰国的太阳能发展较早,早在2015年前后装机即突破2GW,一度仅次于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亚洲领先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泰国计划大幅减少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该计划还包括引入核能和新技术,以提高能源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支持清洁能源的采用,泰国还修改了其可再生能源框架,引入了直接购电协议 (DPPA),以扩大私营部门实体对太阳能、风能和储能投资的覆盖范围。近年来,泰国持续通过“非常小型发电项目(VSPP)”计划鼓励分布式太阳能。2024年,能源部启动了一项全面的能源效率计划 (EEP2024),目标是到2037年将能源强度降低36%,相当于节省35,497千吨油当量。政府还公布了一项2.9万亿泰铢(约合859亿美元)的清洁能源计划,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扩张、电网改善和国家能源计划(NEP 2024)下的私营部门投资。作为该战略的一部分,泰国宣布了一项2,000兆瓦清洁能源交易试点项目,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采用并吸引外国投资。

 

泰国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相对友好,允许外资控股IPP项目,上网电价通过拍卖/协商确定且PPA相对稳定。2022年底,泰国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采购计划,分两阶段招标共8.8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主要为太阳能和生物质)。政府还推出了新的长期购电合同(FiT),保障投资收益:如2022年宣布的光伏FiT约2.167泰铢/kWh(≈$0.062)为25年,风电FiT约2.833泰铢/kWh(≈$0.081)为25年。在分布式能源方面,泰国扩大了居民光伏净计量计划规模,并鼓励工商业屋顶光伏。泰国电力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但EGAT等正在开展电力系统柔性和储能试点,以容纳更多间歇性能源。此外,泰国电网与邻国(老挝、马来西亚)相连,也积极参与东盟电力互联计划,这将提高可再生能源跨国调剂能力。

 

随着新计划实施,泰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大幅跃升,从目前约20%提升至2030年的50-60%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泰国市场虽已相对成熟,但每年仍有稳定的新增项目机会,特别是在太阳能+储能、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以及跨境清洁电力贸易等领域值得关注。生物质能利用在泰国占比较高,甘蔗渣、生物沼气等项目众多。(待续)

 

(GCNR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5-04-07
收藏
首頁    出版研究    全球碳中和研究院    GCNR研报 | 东盟各国清洁能源发展政策与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