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ꁸ 回到頂部
-
ꂅ 88888888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維碼
出版物
PUBLICATIONS
COLLABORATION
REPORTS
COLLABORATION
-
GCNR研报 | 日本排放权交易制度即将启航:从试点走向全面实施(上)
2025年2月25日,日本内阁批准了《绿色转型(GX)促进法》修订法案,计划提交本届国会审议通过。该法案规定自2026财年起,日本将全面启动排放权交易制度(GX-ETS),标志着日本在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本文将回顾日本碳定价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GX-ETS的特点,并展望其未来规划,探讨这一制度对日本经济和碳减排目标的潜在影响。2025年04月08日
-
GCNR研报 | 东盟各国清洁能源发展政策与目标(上)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且多样化的地区,东盟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展现了各自的独特性与积极性。各国的能源政策和发展目标不仅响应全球气候变化挑战,也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探讨东盟各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和发展目标,分析各国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25年04月07日
-
GCNR研报 | 东盟能源消费结构特征与可再生能源转型(上)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由10个成员国组成,包括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该地区人口约6.8亿,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经济体之一。东盟经济在2023年实现4.1%的增长,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加速至4.7%,巩固其作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之一的地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东盟国家正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以提升能源安全、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各国纷纷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致力于到2030年提高区域可再生能源占比,并在2050年前后逐步实现碳中和。与此同时,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正在加强,东盟成员国正通过跨境能源互联、电力市场改革和绿色技术创新,共同推进区域能源转型。本研究将探讨东盟国家的能源结构特征、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并分析其能源转型的发展路径,为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2025年03月21日
-
GCNR研报 | 日本NEDO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PEM)开发路线图解析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技术作为氢能制备的关键路线之一,因其响应速度快、电流密度高、占地面积小、可灵活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结合,成为各国氢能发展战略的重点技术方向之一。日本作为全球氢能战略推进的先行者,制定了明确而详细的PEM电解水技术开发路线图,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氢能产业中的领先优势。2025年03月19日
-
GCNR研报 | 日本电解水制氢技术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2025日本NEDO电解水技术开发路线图”分析与解读(上)
电解水技术作为制取绿氢(Green Hydrogen)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高度清洁、无碳排放且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已成为全球氢能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电解水装置结合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发挥能量储存与电网调节的双重作用,市场前景广阔。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自2005年发布《燃料电池与氢能技术开发路线图》以来,已经历过多次修订改版,2025年3月,继完成对《燃料电池汽车及重型车辆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的修订之后,又发布了最新的《电解水技术开发路线图》修订版。新版路线图系统性地梳理了电解水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瓶颈以及未来的研发与产业化方向,为日本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抢占技术与市场先机提供了指南。本研报详细解析了该路线图,特别针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相关举措与趋势、日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核心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产业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2025年03月11日
-
GCNR研报 |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IAEA《小型模块化反应堆:2024年进展报告》解读(上)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一种新兴的核能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SMR具有模块化设计、较低的初始投资成本、灵活的应用场景等优势,被认为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之一。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其最新发布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2024年进展》(Small Modular Reactors: Advances in SMR Developments 2024)报告中,详细介绍了SMR的技术进展、市场趋势及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潜在作用。本文基于该报告,对SMR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行深入解读。2025年03月06日
-
GCNR研报 | 日本第7次能源中长期规划新看点
2025年2月18日,日本政府发布了最新版的第7次能源中长期基本规划。这一规划作为日本能源政策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每三年进行一次修订。新规划全面反映了日本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下的战略调整与应对措施,提出了面向2040年的新目标,并对多个关键指标进行了深入修订(见表)。该规划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日本在未来能源战略上的重新布局,也进一步明确了其在全球能源转型、气候目标实现及能源安全保障方面的优先方向,为日本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行动指南。2025年03月03日
-
GCNR研报 | 从净零到负碳:碳移除技术(CDR)的前景与挑战(上)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攀升,传统的减排措施已难以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尤其是在一些“难以减排”的领域。碳移除技术(Carbon Dioxide Removal,简称CDR)应运而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工具。特别是在推动从净零排放到负碳排放的转型过程中,碳移除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碳移除的基本概念、技术种类、紧迫性、政策动向及市场发展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碳移除技术所面临的前景与挑战。2025年02月25日
-
GCNR研报 | 巴西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SBCE)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紧迫性促使各国采取了大规模的减排措施。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作为关键工具之一,已被多个国家纳入其国家气候政策框架。巴西,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热带雨林——亚马逊,并且水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深刻认识到将排放交易体系纳入监管框架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巴西推出了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SBCE),旨在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将介绍SBCE的基本情况,探讨其目标、运作机制、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2025年02月21日
-
GCNR研报 | 2025日本NEDO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解读(上)
燃料电池(Fuel Cell,FC)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零排放等优势。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燃料电池系统在低碳化方面表现突出,被认为是实现交通、工业和能源部门脱碳的重要技术路径。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自1980年成立以来,通过基础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和标准制定,不断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从2005年起,NEDO多次发布并不断修订技术路线图,明确了日本在燃料电池领域的中长期目标,以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日本在2009年推出了家庭用燃料电池“ENEFARM”,2014年实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面向2050年碳中和目标,燃料电池被视为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技术手段。2025年2月,NEDO又再次修订了《FCV·HDV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路线图》,本文将基于NEDO这一最新的技术开发路线图,解读日本燃料电池在FCV (Fuel Cell Vehicles,燃料电池乘用车)和HDV (Heavy-Duty Vehicles,重型车辆)的应用前景、技术目标及其相关挑战。2025年02月14日
-
GCNR研报 | 全球核能发展与投融资趋势——IEA发布《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报告
2025年1月16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通往核能新时代的道路》(The Path to a New Era for Nuclear Energy)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核能的发展现状、投资趋势及融资挑战。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电力需求的持续增长,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碳中和及补充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核能发展仍面临成本超支、融资困难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政府与市场需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核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5年02月07日
-
GCNR研报 | 特朗普总统就职日签署的能源与环境相关总统令的要点与解读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总统在就任当天即签署了4项与能源和环境相关的总统令以及1份备忘录,全面推翻拜登政府的气候政策,强调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决定不仅令美国重新退出《巴黎协定》,还鼓励扩大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开采,标志着美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的重大转向。以下是这些文件的内容要点和分析解读。2025年02月05日
最新資訊
-
IFCE简讯 | 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获ICCA国际会议认证
由IFCE主办的"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已获得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的官方认证备案。这一重要认证标志着我论坛已跻身全球顶级专业会议行列,将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넶8 2025-04-03 -
IFCE简讯 | 周杰与东帝汶驻华大使Loro Horta举行会谈 共商绿色能源合作新机遇
2025年4月1日,IFCE秘书长周杰在京会见到访的东帝汶驻华大使Loro Horta一行。双方就加强清洁能源领域合作、推动东帝汶能源结构转型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넶6 2025-04-02 -
IFCE简报 | 中国油气(英文)杂志最新号《2025 年全球能源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刊》出版
为进一步促进全球能源市场形势的深入研究与交流,《中国油气》与国际清洁能源论坛秘书处共同举办了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2025年全球能源形势分析与展望”报告会。在此基础上,双方联合推出“2025全球能源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刊,旨在将大会嘉宾的精彩演讲成果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高质量的参考资料。
넶34 2025-03-17 -
【人民政协报】钱智民: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钱智民长期在能源电力领域工作,新能源的发展一直是其履职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核心议题。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加强新能源资源领域研究,对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넶20 2025-03-01 -
【中国环境】上市能源企业碳中和领跑者榜单发布,仅5家企业获五星评价
近日,第11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召开。会上,根据中国上市能源企业在ESG方面的综合表现,首次推出了中国上市能源企业碳中和领跑者榜单(以下简称榜单),以全面反映行业在碳中和实践中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넶30 2025-01-09 -
-
IFCE简讯 | ESG与智慧能源管理发展研讨会在澳门成功举办
2025年3月28日,在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2025MIECF)框架下,由IFCE全球碳中和研究院(澳门)与澳门节能协会联合主办的"ESG与智慧能源管理发展研讨会"于澳门威尼斯人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与节能领域年度重要会议,本次研讨会吸引来自近百位政企代表、学术专家及投资机构参与,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能源管理创新路径。
넶5 2025-04-01 -
IFCE11 | 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六大亮点
2024年12月3日至4日,由IFCE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交流与合作平台,大会以“科创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汇聚400余位来自政府、联合国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代表,围绕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与国际合作展开深入讨论。
넶70 2024-12-30 -
IFCE简讯 |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院士当选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
2024年12月2日,国际清洁能源论坛(IFCE)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正式选举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院士为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席。宋永华自2018年起担任澳门大学第九任校长,长期在中外顶尖高校从事科研及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经验,并在清洁能源技术、智能电网和电力系统等领域拥有卓越的学术成就。
넶43 2024-12-24 -
IFCE11 | 钱智民:能源科技,引领未来
2024年12月3日至4日,由IFCE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大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交流与合作平台,本届大会以“科创引领,绿色未来”为主题,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钱智民发表了题为《能源科技,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넶29 2024-12-23 -
IFCE简讯 | 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召开
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第三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于2024年12月2日在横琴召开。来自理事会的领导、咨委以及各常务理事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2024年度工作成果,并规划2025年的发展方向。会议由秘书长周杰代表秘书处汇报年度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计划。
넶47 2024-12-20 -
【大公文匯】聚焦“科創引領 綠色未來”——第11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12月3日在橫琴召開
12月3日,第11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IFCE)大會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隆重召開,會議主題為“科創引領 綠色未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官員、聯合國機構代表、駐華使節,以及行業協會、企業和科研機構的代表共計400余人齊聚一堂,分享清潔能源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討技術落地的實際路徑,推動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合作。
넶20 2024-12-05
NEWS
English Display
-
Six Key Highlight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ean Energy
The 11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ean Energy, organized by IFCE, was held on December 3-4, 2024, in the Hengqin Guangdong-Macao In-Depth Cooperation Zone. As a leading global platform for clean energy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the forum, themed "Innovation Driving a Sustainable Green Future," brought together over 400 representatives from governments, UN agencies, industry associations, enterpris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2024-12-30
-
Remarkable Result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ean Energy
The two-day 10th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lean Energy and Oeiras Blue Technology Ocean Forum, which took place from October 16 to 17, 2024, successfully concluded at the scenic Forte São Julião da Barra in Oeiras, Portugal. Supported by the President’s Office of Portugal, the forum attracted over 200 political leaders, industry executives, academic expert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from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Portugal, Canada, Brazil, Germany, France,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and others.
2024-11-01
English Display
产业合作
COOPERATIONS
COLLABORATION
-
公司研究 | 24M Technologies Inc半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创新与市场前景
24M Technologies Inc是一家专注于半固态锂电池(SemiSolid™ LiB)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公司的使命是通过创新的电池技术,推动电动汽车(EV)、储能系统(ESS)、航空及二轮车等领域的能源转型。2024年9月,24M完成8700万美元H轮融资,市场估值达到13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潜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已与大众汽车、京瓷集团、Honda等行业巨头建立深度合作,逐步从技术研发走向商业化量产。2025年04月25日
-
公司研究 | Helion Energy核聚变技术的突破与商业解析
Helion Energy自2013年成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磁惯性约束聚变(MIF)技术路线,迅速成为全球核聚变领域的焦点。作为首家将等离子体加热至1亿摄氏度的私营企业,其技术突破与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重塑能源行业的竞争格局。本文对其融资、技术、商业化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与竞争进行深度分析。2025年04月04日
-
公司研究 | 林德集团氢能战略深度解析:技术引领与全球布局下的能源未来
林德集团(Linde Group),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供应商(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17位),自1910年实现全球首次氢液化技术突破以来,始终站在氢能产业的前沿。凭借覆盖制氢、储运和应用的全产业链能力,林德集团2023年氢气年产能超过20亿立方米,占据全球工业气体市场约25%的份额。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林德集团正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和区域化市场策略,加速构建氢能经济新生态。本文将从技术、产业和市场三个维度,结合最新案例,深度剖析林德集团的氢能战略路径及其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2025年04月03日
-
公司研究 | 壳牌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中的战略布局与技术分析
壳牌公司(Shell)作为全球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积极投身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CCUS技术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其市场潜力巨大且发展迅速。本文将深入分析壳牌在CCUS领域的两大核心技术路线——化学吸收法(以CANSOLV系统为代表)和固体吸收法,探讨其技术原理、应用案例、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2025年04月02日
-
公司研究 | 日本Maxell公司全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商业化路径与未来挑战
Maxell(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是一家日本知名的电子元件和电池制造商,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长期专注于微型电池、电容器及精密材料领域。2023年春季,Maxell成功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固态电池(All-Solid-State Battery, ASSB)的量产与商业化,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储能技术迈向新阶段。Maxell以高附加值应用为切入点,聚焦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 FA)、可穿戴设备及特种电动车(Electric Vehicle, EV)领域,计划通过技术优化与产能扩张,在2030年实现30亿日元的销售目标,并占据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10%的份额。全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长寿命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核心方向。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消除了液态电解质的泄漏和燃烧风险,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报告将从Maxell的技术突破、商业化路径及未来挑战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全面探讨其在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中的地位与发展潜力。2025年04月01日
-
公司研究 | 美国X-Energy:模块化高温气冷堆与微反应器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下)
X-Energy是一家美国先进核能技术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公司由伊朗裔美籍企业家卡姆·加法里安(Kam Ghaffarian)创立,他早年在NASA曾创办Stinger Ghaffarian科技公司并于2018年成功出售。加法里安博士并非传统核工业出身,但作为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背景的创业者,他致力于寻找零碳能源解决方案,创立X-Energy以推动先进核能商业化。2019年,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克莱·塞尔(Clay Sell)加入X-Energy担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管理层在核能政策和项目执行方面的实力。作为核反应堆与燃料设计工程公司,X-Energy专注于第四代高温气冷堆(HTGR)和配套燃料技术的开发。十余年发展中,X-Energy已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先进核能领域的领跑者,正在引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产业的新方向。本文将从公司技术优势、融资状况、市场地位、未来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对X-Energy进行全面分析和评论。2025年03月31日
-
公司研究 | 美国X-Energy:模块化高温气冷堆与微反应器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中)
X-Energy是一家美国先进核能技术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公司由伊朗裔美籍企业家卡姆·加法里安(Kam Ghaffarian)创立,他早年在NASA曾创办Stinger Ghaffarian科技公司并于2018年成功出售。加法里安博士并非传统核工业出身,但作为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背景的创业者,他致力于寻找零碳能源解决方案,创立X-Energy以推动先进核能商业化。2019年,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克莱·塞尔(Clay Sell)加入X-Energy担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管理层在核能政策和项目执行方面的实力。作为核反应堆与燃料设计工程公司,X-Energy专注于第四代高温气冷堆(HTGR)和配套燃料技术的开发。十余年发展中,X-Energy已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先进核能领域的领跑者,正在引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产业的新方向。本文将从公司技术优势、融资状况、市场地位、未来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对X-Energy进行全面分析和评论。2025年03月28日
-
公司研究 | 美国X-Energy:模块化高温气冷堆与微反应器技术的全球引领者(上)
X-Energy是一家美国先进核能技术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公司由伊朗裔美籍企业家卡姆·加法里安(Kam Ghaffarian)创立,他早年在NASA曾创办Stinger Ghaffarian科技公司并于2018年成功出售。加法里安博士并非传统核工业出身,但作为拥有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背景的创业者,他致力于寻找零碳能源解决方案,创立X-Energy以推动先进核能商业化。2019年,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克莱·塞尔(Clay Sell)加入X-Energy担任首席执行官,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管理层在核能政策和项目执行方面的实力。作为核反应堆与燃料设计工程公司,X-Energy专注于第四代高温气冷堆(HTGR)和配套燃料技术的开发。十余年发展中,X-Energy已从初创企业成长为先进核能领域的领跑者,正在引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产业的新方向。本文将从公司技术优势、融资状况、市场地位、未来发展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个维度,对X-Energy进行全面分析和评论。2025年03月27日
聯系我們/CONTACT US
電話(Phone):+86 10 85322794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外交公寓6-2-122
Address: 6-2-122, Jianguomenwai Diplomatic Residence Compound, Jianguomenwai Street, Beijing, P.R.China
電子信箱(E-mail):mail@mifce.org
傳真(FAX):+86 10 85322786
微信公眾號
版权所有@國際清潔能源論壇 京ICP备130071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