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ꁸ 回到頂部
-
ꂅ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維碼
陈清泉專委:【中国新闻网】智能製造能夠助推碳中和
中新社長沙10月19日電 (向一鵬)“智能製造的貢獻就是能夠通過動態分析,在智能製造產業鏈當中的資訊流、能源流、物質流建立全業鏈生態模式,以此降低能源強度、排放強度和物流成本,使得我們的智能製造也能夠助推碳中和,助推從第四次工業革命向第五次工業革命演化。”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19日表示。
當天,博鼇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首屆大會在湖南長沙繼續舉行,以“從‘制’造到‘智’造”為主題的論壇是本屆大會的重要分論壇之一。陳清泉以視頻方式出席論壇並提出了上述觀點。
陳清泉認為,智能製造貫穿於產品、製造、服務全生命週期各個環節,系統地優化集成,實現製造的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不斷提升企業的產品品質、效益、服務水準,可推動製造業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共用發展。
“智能製造在長期的世界演化中有不同的方式,包括精密生產、柔性製造、數位化製造、電腦製造、網路化製造、雲製造、智能化製造等。”陳清泉說,這些方式在不同程度、不同視角上反映出製造業的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在製造業轉型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智能製造和傳統製造有什麼不同?陳清泉介紹,最根本的不同是傳統製造僅僅是物理系統,智能製造是物理系統、資訊系統和人文系統的深度融合。深度融合要從數據變資訊,從資訊變成知識,從知識變成智能,助推第四次工業革命,以及第四次工業革命走向第五次。
在“雙碳”壓力、能源壓力之下,智能製造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陳清泉表示,中國已經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任務較為艱巨,因此一定要創新。智能製造就是一種創新,它將能源網、資訊網、交通網、人文網深度融合,助推碳中和。(完)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067717310560295&wfr=spider&for=pc
版权所有@國際清潔能源論壇 京ICP备13007133号-3
聯系我們/CONTACT US
微信公眾號
傳真(FAX):+86 10 85322786
電子信箱(E-mail):mail@mifce.org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外交公寓6-2-122
Address: 6-2-122, Jianguomenwai Diplomatic Residence Compound, Jianguomenwai Street, Beijing, P.R.China
電話(Phone):+86 10 8532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