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清潔能源藍皮書》前言
前言:清潔高效 減排減碳
——寫在COP21召開前夕
第21屆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即將召開,該會議將針對世界氣候變暖問題在全球範圍內達成一項“有目標、有約束力”的協議。為確保巴黎峰會成功,前不久中美元首會晤第二次發佈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美兩國決心再度攜手與其他國家一道努力,促使年末的巴黎氣候峰會達成一項富有雄心的成果。而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快速發展,能源消耗總量持續增加的階段,如何能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兌現減排承諾,已成為中國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中國政府根據中國國情、發展階段、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國際責任,確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第一、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第二、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第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第四、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同時,中國計畫於2017年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針對溫室氣體排放定出上限與價格,以抑制碳排放速度。作為階段性目標,《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和13億立方米的目標。
中國提出這個明確的碳減排目標,任務艱巨、壓力巨大。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節能減排、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綜合利用,特別是煤炭資源的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將成為我國能源技術創新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戰略性選擇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推進我國煤炭產業轉化升級、提升煤炭行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能力,最終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並實現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編的《2015清潔能源藍皮書》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節能減排低碳發展”為研究主題,組織國內外專家展開了課題研究,本書就是論壇研究團隊科研成果的結晶。在此,我謹代表論壇和編委會對各單位及其各位作者的研究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
與此同時,在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的指導下,在澳門特區政府和澳門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辦的“第四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於12月16日至17日在澳門舉辦。本屆論壇在第21屆聯合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結束之際召開,具有重要的意義。議題內容非常豐富,包括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森林碳匯與林業產業、中國能源結構優化、“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能源產業走出去、光伏技術發展與創新、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立、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從先進國家及大型跨國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來看,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將是二十一世紀開創新商機的重要利基點,上述議題都將成為影響新世紀的經濟發展與企業經營的要素。在此,我謹代表論壇及其組委會預祝大會圓滿成功,對於中國能源學會煤化工專業委員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香港排放權交易所參與聯合主辦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對於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區政府環境保護局、澳門特區政府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中國能源研究會節能減排中心、加拿大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參與協辦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為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實現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必須綜合採取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和解決方案。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環境保護法》加大了排污懲治力度。對於拒不改正的排污企業,罰款金額可以“按日連續處罰”,同時賦予環保部門查封扣押等權利。新環保法給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從法理上畫上了句號,為實現減排目標和生態文明建設確定了法律基礎。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2%,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216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21.88億立方米。既定指標在“十二五”期間已完滿實現。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一定能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唯有這條路才能確保既對中國人民負責,又對世界人民負責。
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理事長
蘇樹輝
2015年11月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