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ꁸ 回到頂部
-
ꂅ
-
ꁗ QQ客服
-
ꀥ 微信二維碼
中國核電產業發展及未來展望——《全球核能產業發展報告(2017)》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及未来展望
徐玉明
摘要: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非化石能源的占比有所上升,但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未根本改变。核电具有设备利用小时高、发电成本低、运输贮存方便等特点,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撑。发展核电是中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已经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35台,总装机容量为3363万千瓦,占全国电力装机的2 %;2016年1-12月累计发电量约占全国同期全部发电量的3.56%。在建核电机组21台,总装机容量2390万千瓦,是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最多的国家。在建核电机组既有成熟的“二代加”机型,也包括了几种先进的第三代压水堆及具有固有安全性的高温气冷堆。
“十三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新建核电机组将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从过去以“第二代”核电技术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代”核电技术为主,技术创新的路径也从过去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转变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着力打造核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平均每年新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5至6台,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重点是在沿海地区建设一批“第三代”核电机组,通过“十三五”建设,中国核电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转变。
在核电发展带动下,中国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包括核电项目投资、核电运营、核岛研究设计、工程管理、核电设备供应、核电站土建安装、核燃料供应和乏燃料管理、运行维修,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等环节,为促进核电规模化发展和 “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核电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有许多支撑中国核电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与此同时,中国核电发展也存在诸多挑战,包括核电安全性问题、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核电的经济性,以及邻避效应和核电的公众沟通等。要顺利推进核电产业健康发展,达到规划预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克服面临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中国核电 三代核电 自主创新 核电产业链 机遇与挑战
作者简介:徐玉明,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國際清潔能源論壇 京ICP备13007133号-3
聯系我們/CONTACT US
微信公眾號
傳真(FAX):+86 10 85322786
電子信箱(E-mail):mail@mifce.org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國門外外交公寓6-2-122
Address: 6-2-122, Jianguomenwai Diplomatic Residence Compound, Jianguomenwai Street, Beijing, P.R.China
電話(Phone):+86 10 85322794